本站首页 | 中心简介 | 新闻动态 | 关于咨询 | 心理知识 | 心理协会 | 咨询信箱 | 咨询老师 
现在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心理知识>>疫情心理>>正文
 
戴好心理口罩知识篇(二):普通大众的自我觉察
2020-02-13 12:20 转自 电子科大心理中心 心理IN成电 微信平台

当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处于疫情当中,每天都有各类的信息涌入,我们的情绪也会随之起伏。如何在当前的不确定、失控感中安顿身心、重拾平衡,首先需要我们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就是觉察自己的状态,和自己的身心连结。

每当你心情波动时,请你问下自己:

“现在的我有什么情绪?”

---似乎有些愤怒。

“请为你的愤怒情绪打一下分,0-100分,0分代表一点也没有,100分代表情绪强烈程度达到峰值(可参考你曾经情绪最强烈的时候)”

--- 你的答案是? ……

时常觉察自己的状态并不是某一些人独有的能力,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本能,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的身心就是一个整体,它在不断成长、不断适应外界环境。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打分开始练习自我觉察,感知自己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从而拿回我们的本能,协助我们顺利度过疫情。

接下来,心理君将结合疫情期间一些普通大众的心理反应,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我们可能会出现的认知、情绪、行为、躯体上的反应,大家可以时常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自我觉察。

 一、疫区相关的学生,普通人群

1:“我是一名湖北籍学生,我想说虽然我家所在的位置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的人数很少,我的家人也都没有疑似或确诊的,并且都过了隔离期,但是,我还是控制不住地担忧,特别关注各种信息,身体一有不舒服我就会担心:我和我的家人不会感染吧?甚至有时候会感到心慌、胸闷,好像胸口压了一块石头一样。家人朋友都说我想得太多,劝我放松心情,但是我似乎做不到。我开始抱怨:这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有时候,我莫名其妙地想发火……

2:“我不属于易感人群,既没有和疫区接触,也不是老年人、没有相关疾病,也不是儿童、孕产妇,但是随着疫情发展,我从一开始的焦虑、紧张,渐渐变得无聊、很不开心,我每天不想说话什么也不想做,有时候会想起之前发生的难过的事情:去年和男朋友的分手,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我一个人在家的滋味……我常常难受得一个人哭,我觉得父母也不理解我,我也尽量不和父母说话……”

问:看到上面这两个例子,似乎他们的反应在我身上也多少有一点。我想问,这些都是应激反应吗?

答:是的,这些都是疫情期间的应激反应。(关于应激反应,请参看知识篇(一))这些反应也是我们高校师生中大多数人的反应。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特点:

1)认知: 以对身体敏感为特征,对身体各种感觉特别关注,并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疫情”联系起来;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比如例1中的同学,他对身体的不舒服特别关注,总是在想这种不舒服会不会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2)情绪: 以对“疫情”的紧张、担心、焦虑、恐惧为主; 情绪容易烦躁,容易激惹; 可能会出现对“疫情”信息的愤怒情绪。个体可能出现与以前生活事件、心理困扰有关的抑郁、无助等情绪。

1中的同学从焦虑、恐惧情绪发展为了烦躁、愤怒情绪,而例2中的同学则在疫情中触动了以前累积的很多悲伤、无助、抑郁的情绪。

3)行为: 可能会逃避、回避一些信息或者场景,反复去查看疫情的进展消息,测量体温,行为冲动,社交减少等。

1中的同学反复查看疫情消息,例2中的同学出现了不和父母说话的回避行为、社交也减少了。

4)躯体:可能会出现食欲差,恶心,腹部不适,腹泻,尿频,出汗,肌肉紧张及发抖,双腿乏力,头痛,胸痛,胸闷,手足无措,坐立不安等情况; 睡眠可能变差(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恶梦); 还可能出现血压、体温升高等情况。

(部分改编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抗疫手册》. 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二、疫情应对的后方援救者,居家医学隔离观察者

1:“我是在这次疫情中负责留校学生工作的人员,看到疫情的播报和不断出现的信息,我的内心既担忧焦虑,又很希望能多做点什么,似乎多做一些我的内心会安心一些。我比平时投入了加倍的时间在工作,很多时候加班到凌晨,但最近我时不时会感到疲惫、工作上也很容易分心走神……”

2:“因为春节前有同学从疫区回来见过面,后来疫情爆发,我按照要求自觉在家隔离观察。虽然我并没有出现相关的症状,但是我一开始很慌,也担心患上新冠肺炎,除了不断检测体温和看各种信息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也觉得很不适应,常规生活被打破,家人只能和我相隔在不同房间,有时候无聊有时候有点抓狂…”

问: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就有例子中的现象,请问他们一般会有哪些反应呢?严重吗?

答:你好,和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和重症病人不同,以上两个例子属于疫情当中的轻中度的应激反应。

1)认知: 可能出现记忆力、注意力有所下降的情况; 容易往更糟糕的方向去想。

比如例1中的工作人员,他很想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掌控感,于是把自己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精神和身体上都很消耗,出现了注意力下降的情况。

2)情绪: 因人际、工作状态的变化或突然的人身自由限制,容易感到慌张、不知所措、担忧焦虑; 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 感到沮丧、孤独、无聊、愤怒等。

比如例2中的同学,就感到了慌张、孤独、无聊、失控等。

3)行为: 过度工作;对身体过分关注;生活不规律等。

4)躯体: 以睡眠变化为特征: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等。

(部分改编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抗疫手册》. 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通过以上例子,大家是不是增加了一些自我觉察的切入点呢?

那此刻,就不妨来练习一下吧。

请温柔地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感受自己:此时此刻,我有哪些情绪冒出来(例如:烦躁,生气,难过……), 这些情绪有多强烈,0-100分打分……

我有哪些想法或者念头产生?(例如:我刚才咳嗽了一下,会不会是新冠肺炎?我的爸妈不理解我的心情,还非要让我学习……)

我的身体(躯体)感受有哪些?(例如:全身很紧绷、手在发抖……)

我的行为有哪些?(例如:不停在刷手机,对着父母大声嚷嚷……)

经过觉察,我们可以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同时也在增强对自己各种情绪、想法、躯体、行为的接纳度。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成为你自己,从觉察自己开始!

上一条:戴好心理口罩知识篇(三): 应激反应下如何做好心身调适?
下一条:攀枝花学院心理中心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关闭窗口

攀枝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地址:砺志楼负一楼 联系电话:3373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