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4日上午8点30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代俊老师在二教501教室,举办了以“朋辈助人伦理”为主题的讲座。参与此次讲座的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仁莉老师,大学生心理协会会员以及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部干事、校心理健康部干部,此次讲座旨在让大家学习朋辈咨询员应掌握的助人伦理与原则,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岗位的工作职责。
讲座一开始,代老师就询问同学们“为什么要当朋辈咨询员?”同学们回答各异,因为“兴趣”、“自我成长”、“协助老师,尽自己的能力去提供帮助”等原因。接着,代老师呈现了一张“人生剧场的游戏” 的图片,让同学们对图中五个角色发表看法。其中一位同学讲到“拿盆的那个人”具有任劳任怨的特点,适合帮助别人宣泄情感。在代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发现这五类人代表着不同角色并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就像是对于每个不同的自己,各有优势和劣势。其中,代老师也分享到自己的角色是“拿棍的”那个人,并讲述自己小时候因为弱小而被欺负,于是拿起“棍子”去保护自己并获得强大的经验。代老师总结到:人天生不具有攻击性,只是生活经历造成了防御意识的增强,但多年的咨询师经验已经让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谈及“有时候攻击也是一种保护”的深刻道理。借此她提出每一个朋辈咨询员都要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和特点,并了解这一角色带给自己的优势以及问题。
接着,代老师深入讲解了“当事人权利”的话题,并运用互动游戏、案例等材料对每种权利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同学们明白了当事人拥有受益、免受伤害、公平待遇、尊重、自主共五个权利,以及作为朋辈咨询员应该如何正确解读与合理运用这些权利。例如,在讲座中,代老师邀请一位男同学扮演“跳楼者”,分别有三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劝导,在此基础上代老师引申出了“二次伤害”的概念。所谓“二次伤害”就是因为“救助人对受害者处置不当而对受害者的又一次伤害”。这一活动环节让同学们了解并认识到有时候不当的解决方式可能会带给对方更多的伤害,作为朋辈咨询员应当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后再去帮助别人,尽量减少自己不当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后代老师讲到了“助人成长议题”、“保密议题”、“多重关系议题”、“价值中立议题”四个议题,提醒同学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朋辈咨询员要先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同时还需做到对他人保密,对自己负责,在出现不同意见时尝试进行价值中立后再去帮助他人。
代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兼顾知识的理论性与讲解的趣味性,让前来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受益匪浅,讲座圆满结束。
代老师向大家讲解朋辈助人伦理
师生互动
“跳楼者”情景教学
报道人:舒庆 郑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