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新生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形式。今年上半年,在中心全体老师的积极努力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素养》课程完成具有我校心理健康课程特色的新型混改课建设,从2022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线上理论知识学习+线下团体辅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线上学习资料共有39个自制视频,涵盖心理健康教育的7大部分内容;线下团辅活动围绕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打造了“珍爱生命--我的五样”、“大学生人际关系--七巧板游戏和六宫格绘画投射”、“情绪调整--鼓圈和心灵律动操”以及“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世界咖啡小组讨论”等四个主题六个专题活动。
为解决师资问题,心理教育教研室上学期对新任课教师开展了培训,本学期第一轮继续让新任课教师跟班学习。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授课质量,保障课程教学效果,10月28日上午在2-305教室召开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素养》教学研讨会暨新教师培训的专题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要就教学安排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教研室主任袁晓艳老师首先对课程教学规范进行讲解,重点强调课程平台及其资源的使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学生课程冲突的处理等问题。李玲老师、代俊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教学中的经验,重点提醒老师们在课程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告知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心理问题。老师们现场学习,现场演练,提出问题,现场研讨。总结本次活动,本课程教学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课前准备充分。由于每次见面课均为团体心理活动课,需要准备不同的教学资料,包括活动器材、讨论表格等,老师们必须根据专题内容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2、课堂活动的重点在于通过课堂讨论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养的目的。每次活动要注意强调活动不在于分胜负,而在于通过大家集体讨论,提出解决活动本身所反应出来的矛盾的方案的过程,让大家得到锻炼。
3、课堂中要强调心理团辅保密原则。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激发了学生的情绪,及时安抚学生并建议学生能够预约心理咨询与老师探讨。
4、教学过程中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统计,及时提醒学生完成线上线下的学习任务。
5、每位新任课老师准备一节公开课,大家集体研讨,共同进步。
本次研讨,目的是帮助所有兼职教师能够尽快熟练掌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顺利完成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