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4月22日上午10:00-12:00
地点:砺志楼负一楼001室
参会人员:李玲、代俊、袁晓艳、李仁莉、钟流霞
2024年四川省举行首届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心理知识科普视频比赛,我校选派李仁莉、钟流霞两位老师参赛。为了打造高质量的科普微课,召开本次教研会。
一、心理知识科普微课展示
1、钟流霞展示微课《笑脸背后的隐痛:揭秘“微笑型抑郁”》
2、李仁莉展示微课《与“强迫倾向”和解》
二、老师们提出修改意见
1、此次比赛为科普微课,不是心理课堂,因此,制作的PPT、讲课的语言需考虑科普的特征,使用书面语,减少口头语。
2、需写逐字稿和脚本,便于录制时PPT和视频的配合。
3、PPT统一使用片头和片尾,中间不加音乐,但最后制作时可以统一加背景音乐。PPT文字尽量少一些,呈现关键字、图片等。
4、PPT上的案例可以录小视频的方式展示,而不是用文字描述。
5、对钟流霞老师的微课建议
(1)PPT整体要标序号,将逻辑关系梳理,不用PART1这种方式。
(2)如果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则需要文字精炼。
(3)区分典型抑郁症和微笑抑郁的内容呈现需调整,建议改为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更清楚。
(4)可将图解抑郁的内容根据需要选用,放在助人部分。
6、对李仁莉老师的微课建议
(1)语速较快,作为科普,需慢一点。
(2)PPT版式不清晰,需要题目呈现清楚醒目;有的小图没有任何意义,需去掉;调节方式处的图建议都用动图,重新找图,图与内容需要匹配。
(3)PPT的动画和语言要配合,不能出现PPT空白,而一直在讲述的情况。
(4)案例的语言要更精炼一些,要说清楚案例中为什么让学生画出来。
(5)结束处,去掉致谢,换成“和解”或握手的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