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6月3日上午8:30
地点:砺志楼负一楼006室
参会人员:李玲、代俊、袁晓艳、李仁莉、钟流霞、陈智、陈必新、王丽霞、起雪梅、白静、周攀、龙思邑、黄馨瑶、张彩元、赵建华
为了进一步提升专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及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审核评估具体要求,结合心理中心实际,心理教育教研室召开本次教研会。
一、课程教学研讨
本学期教研室统一组织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素养》授课教师的听课计划,并于上周完成听课。老师们整体教学状况较好,对课程活动流程也比较熟悉,很多老师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做了拓展,对PPT进行了修改。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管理方面
(1)教室多的桌椅需移出。由于本课程为活动课,有的班多的桌椅没有移出教室,导致上课时空间很拥挤。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建议将多的桌椅移出。
(2)学生分小组活动时,建议每次分享前给2分钟相互认识,便于后面的交流。
(3)可以为学生发言准备话筒,便于大家都听得清楚。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准备2个话筒,如果没有,可以将老师的话筒递给学生使用。
(4)关注上课纪律。上课时,有个别学生看手机。需要提醒学生,必要时统一将手机放入教室的手机袋中。但管理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过于严厉,尽量创设一种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5)关注学生学习进度,督促学生学习。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有不及格的学生,需通过“企业微信”或“学习通”通知到学生本人,如个别联系不上,也可以找心理中心通过辅导员沟通学生情况,督促学习。
(6)学生作业写字潦草,照片不清楚,可打回重做。也可教学生使用“扫描全能王”APP,再上传照片,效果较好。已经结课的班级,老师可以自行设置作业关闭时间。
(7)录入成绩时,注意核对学生名单,以教务系统的名单为准。特殊情况请与心理中心联系以后,再处理。我们将统一在6月16日关闭系统,提醒学生注意时间。
2、教学内容方面
(1)生命如此多彩
第一次课教学时间紧张,需确保“我的5样”活动过程完整,学生体会会更多。学生分享后,要回应一两句话,可以重复学生说的话中的关键词,但注意正向引导。
(2)人际关系——七巧板揭密竞争与合作
活动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查看手机。
角色分配,如组长、观察员、记分员,建议由小组成员自行商定,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自主感。
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唱分,制造紧张的气氛。同时,注意提醒学生时间以及第9组的任务,时间点一般是在20分钟、30分钟、35分钟。可以在活动一开始给学生2分钟讨论任务单,也可以在活动剩下10分钟时暂停一分钟让学生思考任务,学生会有反思,体验更深刻。
记分员刚开始去记分时,老师要帮助核对是否正确,督促记分员严格按要求记分。
各组分享时,鼓励学生多说一些感受。时间不够时,先分享有特殊情况的组,特别是第9组要给足够的时间。备课资料中的内容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促使学生有思考,有收获。
(3)人际关系——六宫格绘画开启新的寝室人际关系
学生在分享寝室故事时,可以让有相同经历的学生举手分享。如有谁和这位同学一样,遇到了这样的寝室问题。
上传作业时,需上传三张六宫格作品和一张作品分析。
(4)心心相印
小组长分享讨论结果时,建议一个话题集中在一起讨论,两个相同题目组一起分享,老师再补充。
小组讨论的核心观点要求同存异,找出代表性的观点,但个人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
(5)情绪调节——鼓圈音乐疗愈心身
要教育学生爱护乐器。鼓搬动时要双手抱,不能在地上拖;拍鼓要注意力度。
表演时,建议每个小组的作品由老师录制,并上传到“讨论区”中。且需注意介绍抽到的主题、名字、创作思路、编的剧本等信息。
(6)情绪调节——心灵律动操
可拍摄小片段并上传到“讨论区”中。
二、学记本研讨
1、第三次课“心心相印”部分的附加页建议加上格子,方便学生书写。
2、附录部分“今日小确幸”行间距拉大些。
三、课程调查研讨
1、调查问卷的内容研讨。
2、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研讨。
通过老师们深入地研讨,我们的课程得到不断地完善,接下来将以更好的状态呈现给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