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下午15:00,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仁莉在C教1-2教室,举办了以“心理测量的理论与实操”为主题的讲座。此次讲座面向全校学生,其中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协会的会员以及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部干事、校心理健康部干部,目的是通过讲座明确大学生常用的心理测试问卷类型,并能够正确使用与解读,以辅助心理中心咨询室开展常规有效的工作。
李老师就“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的类别”“心理中心常用的心理测量”、“各个量表具体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首先,李老师通过网上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引出一个知识点:学会正确区分科学有效的心理测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正确解读心理测试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解释问卷,对于问卷结果不能尽信”的观点,建议同学们学会鉴别网上测评问题提供的答案。接着,李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视频分享各类问卷中所测的内容。例如,李老师通过一系列历史、影视人物给我们解释不同的气质类型,如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是胆汁质,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多血质,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分辨气质的不同特点。李老师也举例说明了SCL-90问卷中强迫倾向与强迫症的区别,播放视频“有强迫症的猫”这一例子,让同学们学会区分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同时,在投射测试这一概念中,李老师演示了罗夏墨迹与TAT主题统觉测试,例如呈现一张图片,请同学们踊跃发言,根据图片来编一个故事、提出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回应说:“我觉得她们是母女关系”、“我觉得她们是婆媳关系”、“我觉得他们是爱人关系”,答案层出不穷,让现场气氛高涨。
讲座最后,李老师就“朋辈咨询员的工作职责”、“值班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应该具备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并呈现近五年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可以明显地看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其中2018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因此,李老师希望在座的同学们加入朋辈咨询员队伍。
李老师的讲解将生活故事与理论相结合,解释概念的同时穿插各种例子,使讲座不乏味不空洞,同学们也积极参与,认真做笔记。老师与同学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与吸收。希望大家通过不断努力学习,让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变得更好,也积极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朋辈咨询员。
李老师举例说明量表的使用
李老师和同学们精彩的现场互动
同学们认真听李老师的讲解
报道人:王云鹏